就业创业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重要论述,构建更高水平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立德树人重要论述

构建更高水平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回答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就立德树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我们党新时代对于回答教育根本性问题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再次深刻阐释了高等学校特别是一流大学应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并围绕“人到哪里去”的人生选择,明确要求广大青年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下简称“四大”),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以下简称“四为”)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总书记的讲话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论是到高校考察座谈还是有关重要讲话,不论是指示批示精神还是贺信回信精神,有关“人到哪里去”的问题始终是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当代大学生的青春主题、奋斗主题、成长主题。从核心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扣子理论”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为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家国情怀,从“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的谆谆教诲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人生选择,总书记对“人到哪里去”的明确要求、殷切期望始终是一以贯之、洪钟大吕,那就是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从理论逻辑上讲,“人到哪里去”的问题本身就是回答教育根本性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逻辑归宿、现实载体,因为只有切实解决好了“人到哪里去”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把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在实处。从现实逻辑上讲,落实好“人到哪里去”的问题恰恰也正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光荣使命。高校毕业生“人到哪里去”的问题既包括市场性就业、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主双向选择这只“看不见的手”,更包括政策性就业、国家与行业重点引导和支持、高校主动科学配置人力资源这只“看得见的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过程和结果都体现了市场配置资源与国家宏观调控、高校教育引导的有机统一。从高校毕业生就业所涉及的要素条件来看,主要包括政策促进、岗位供给、指导服务、生涯教育四大要素。教育部门、高校自身创造不了就业岗位(除了自身少数的岗位需求以外),就业创业促进政策也需要由人社部门甚至由国务院牵头协调各方制定,但指导服务、生涯教育却是教育部门、各高校可以着力也最应该发力的地方,是永恒的主题。从新发展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来看,制约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都是结构性的,主要表现在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并存,人等岗位、岗位等人并存,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一方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能力素质以及高等教育的结构性供给都尚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以,由于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大量长期存在,进而导致毕业生自身的高期待、慢就业、懒就业现象显著增多,就业功利化、短期化行为显著增多,连续多年考研考公、被动灵活就业现象显著增多。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服务、职业生涯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不仅仅是针对毕业生就业阶段“临门一脚”的政策解读、技术指导,更是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是从就业安置到就业育人、从就业指导到生涯教育的历史性转变。实践证明,高水平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成长意识、内生动力,引导大学生积极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不断提高自身职业规划意识、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发展水平,而且还可以从内心深处厚植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使他们对“四大”和“四为”产生真正的情感认同、价值认同,心怀“国之大者”,进而作出“人到哪里去”的正确选择,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人生理想的同时,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因此,学习贯彻总书记有关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解决好“人到哪里去”的问题,就需要我们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面向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形势,从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方向,从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要求。 


从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形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建设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工作任务;提出“十四五”时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明确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工作任务,这些均要求建设高质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对于高校而言,建设高质量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归根结底还是要以社会需要为导向,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度,全面建设包括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内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建设高质量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三者逻辑上相互递进,工作上相互促进。因此,落实到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层面,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形势,也即是要顺应我国高等教育已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由大众化发展阶段迈进普及化发展阶段的阶段性转变;要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期盼已由“有学上”向“好上学”、“上好学”,由“能就业”向“好就业”、“就好业”的阶段性转变;要顺应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矛盾已由供需之间总量性矛盾与结构性矛盾并存向教育优质资源供给稀缺、高素质人才需求更加迫切、供需之间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的阶段性转变;要顺应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已经由单纯追求高就业率转向在充分就业基础之上的更高就业质量的阶段性转变,锚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


从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方向

对于教育而言,如果说新发展阶段是对教育资源供给提出了新需求,那么新发展理念则是对加快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提出了新需求。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核心要义是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实现教育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落实到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层面,从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方向,也即是要主动顺应上述“四个阶段性转变”,主动对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基本理念和目标,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等方面全面实现现代化。为此,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必须要坚持育人为本,把就业指导与就业育人、职业规划与生涯教育有机结合,把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建立一体化育人体系,全面服务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以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创业、职业发展过程中实际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为主线,不断补齐教育教学、实习实践、咨询服务、条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不断提高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要坚持综合创新,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行业企业要求、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扎根中国、融通中外,不断突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机制创新,走中国特色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之路。要坚持科学评价,既要改进以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标的结果评价,也要强化以品德与能力为导向的就业过程评价,既要探索以就业状况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特色的增值评价,也要健全以“四大四为”为核心标准、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己任的有关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水平的综合评价。


从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要求

对于教育而言,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实现路径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落实到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层面,准确把握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新要求,也即是要建设与高质量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更高水平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面向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至少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理论创新。要在吸收借鉴国内外经典理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国情、中国文化,不断总结概括中国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成长成才规律,加强理论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理论体系。二是深化教学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必修课程,突出实践教学,建立健全朋辈生涯教育资源平台,开发线上线下示范课程、精品教材,挖掘充实各类专业课程职业发展教育资源,推动成立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教研室。三是健全咨询体系。对于团体咨询,要进行“情景化落地”,通过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辅导有针对性引导特定群体;对于个体咨询,要以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职业生涯咨询室、辅导员工作室为载体,精细化开展“一对一”专业化生涯咨询活动。四是完善实践载体。要多方搭建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职业体验等素质拓展平台;举办各类职业生涯训练校园文化活动、课外主题月活动、党建团建活动;成立相关学生社团,支持学生考取职业培训(认证)证书;探索在校大学生职业素养增值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学生职业素养档案。五是强化队伍建设。要按照教育部规定标准,配齐配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专业化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师资队伍,院系要有专门机构、专业人员负责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建立完善相关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六是加快学科建设。要加快建立健全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学科范式、学科体系。紧密围绕生涯教育所涉及的知识要素,整合相关学科专业知识,进一步深度开发有关品德养成、职业测评、行业解析、素质拓展、咨询技术等重点课题、教材、课程集群,加快布局“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二级学科学位点建设。七是健全体制机制。要为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提供坚实的条件支撑与制度保障,全面实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全面实现“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将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质量作为就业创业工作、教育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列入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