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我院青年教师唐璇获全国城乡规划教育年会优秀教研论文奖并在分论坛作宣讲

 

本网讯(通讯员 汤慧2025年6月27日至29日,2025中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教育年会在苏州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以开启规划HAI时代,繁荣教育新生态为主题,汇聚了吴志强院士、段进院士、杨保军大师等600余位专家学者,覆盖全国百余所高校,是城乡规划教育领域本年度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大会设立学科与专业发展、基础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城市更新与保护教学五大分论坛,并举办数字赋能教学教案展”“本科六校联合毕业设计成果展,深度探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赋能背景下规划教育的新使命、新方法和新路径,构建人类智慧与人工智能协同(Human-AI Interaction)的教育新生态,培养适应未来城乡发展需求的创新型规划人才。

我院城乡规划系青年教师唐璇凭借其扎实深入的教研论文——《人工智能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从众多优秀高校与学者中脱颖而出,荣膺优秀教研论文奖,并在专业和学科发展专题论坛上进行了主题宣讲。学院高度重视此次年会,院长宁启蒙城乡规划系主任汤慧及骨干教师刘彬共同参加了本次大会。

唐璇老师宣讲所在的专业和学科发展分论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城乡规划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吴志强教授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教授担任联合主持人。点评嘉宾包括深圳大学王浩锋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彭琳教授、同济大学杨婷副教授等学科权威。分论坛汇聚了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充分展现了论坛的高层次性和学术权威性。

唐璇老师以扎根基层·数智赋能:地方高校城乡规划教育的差异化突围之路为题,直面人工智能时代地方高校规划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发表了极具实践价值的报告。她剖析了当前我院及同类院校面临的三大核心困境:课程体系与数智化培养脱节、师资跨学科融合能力不足、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实践平台匮乏。针对这些痛点,唐璇老师系统阐述了我院探索的破局之道。唐璇老师指出,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多场景技术转化能力,将前沿技术理念转化为服务中小城镇的实用工具,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支撑——不追求‘高精尖’,而要‘接地气’。这一精准定位与创新路径,引发了与会专家的强烈共鸣。

作为分论坛联合主持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教授,对唐璇老师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与肯定:认为湖南城市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清晰指出我院规划系师生规模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与同济大学等顶尖院校体量相当,培养了大批扎根地方的专业人才。指出唐璇老师的报告精准抓住了地方高校在AI融合教育中的关键痛点:课程、师资、实践场景。所提出的低成本轻量化基础训练AI应用突围路径极具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利用通用开源数据是地方高校在AI时代的重要机遇。

 唐璇老师此次获奖精彩宣讲,标志着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在城乡规划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与认可度迈上了新的台阶。学院将以此为激励,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强化数智赋能,为培养新时代接地气、有本领的高素质城乡规划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而不懈奋斗

(一审:曾磬  二审:曾强  三审: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