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汤慧)2025年8月27日,“爱在乡土·情系三农”联合行动2025暑期青年学子返乡公益调研活动交流研讨会于南京大学圆满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学刊》编辑部、南京大学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本次交流研讨会汇聚了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50余名志愿者代表。我院城乡规划学硕士研究生王杰麟、黄希怡作为志愿者代表,在会议上进行了主题汇报并参与圆桌论坛环节。
在志愿者代表交流汇报环节,我院2023级研究生王杰麟(导师:汤放华)做题为《以文润乡·情暖老小:文化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实践探索》的交流报告,报告基于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关山口村调研实践,从时代、政策、文化三重背景切入,分析该村“一老一小”面临的生活与精神困境,并阐述村里“健康+陪伴”助老、“空间+活动”护童及党建引领志愿帮扶的初步探索与启示,强调文化是乡村振兴的“软引擎”——既能以低成本缓解“一老一小”情感困境,又能通过情感认同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最后提出从载体升级、人才培育、产业融合、制度保障四方面构建“文化润乡”长效机制,为类似乡村以文化赋能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2024级研究生黄希怡(导师:汤慧)做题为《破局乡村“一老一小”:以青壮年人口回流重建代际联结、致力乡村振兴》的交流报告。报告首先指出在当前时代发展与政策调整的双重背景下,乡村地区“一老一小”问题的深沉结症往往与人口外流导致的家庭结构失衡相关。其次以益阳市新塘村为例,通过分析该村在老年供养、儿童照料及返乡支持等方面的实践可见,提出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于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人口回流、重建代际联系,构建“物质保障+情感支撑”的双重体系。最后对通过产业振兴吸引青壮年返乡、依靠制度创新推动服务下沉、借助文化重塑强化代际联结,为同类乡村依托人口回流推动振兴提供经验借鉴。
本次“爱在乡土・情系三农”联合行动为广大青年学子搭建起关爱“一老一小”、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平台,通过返乡公益调研,不仅加深了对乡村实际的理解,更以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情系乡土、服务三农的责任与担当。未来,我院将继续推动青年学子参与乡村发展,让调研思考落地为有益实践,真正为乡村带来温暖而持久的变化。
(一审:曾磬 二审:曾强 三审: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