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龚浩锋)夯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提升教育教学核心质量,响应学校关于青年教师培养的工作号召,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于本学期第 3-9 周精心组织开展青年教师磨课专项活动月。活动聚焦四个核心专业,通过4场高质量磨课与示范课,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提升的优质平台,累计吸引50余人次参与,在全院营造了钻研教学、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
本次磨课活动针对性强、安排科学有序,紧扣学院专业特色,遴选3名青年教师开展院系级磨课,1名青年教师承担校级示范课,覆盖城乡规划、建筑学、风景园林、城市设计四大核心专业,实现了重点专业、核心课程的全面覆盖。
9月25日上午,城市设计专业黄政容老师在建规楼418教室率先开讲,以“建筑设计(2)”为主题开展磨课活动,聚焦设计逻辑这一核心知识点,通过阿尔托自用住宅设计案例分析,从功能布局、空间流线、材质运用等维度进行深度拆解,结合设计草图与实景图对比,让抽象的设计逻辑变得直观易懂,展现了专业课程“案例剖析+逻辑梳理”的实践教学特色。
图1 黄政容老师讲解住宅设计逻辑
10月15日,建筑学喻思雅老师在建规楼414教室呈现“中外建筑史”校级示范课,以希腊柱式的发展与运用为授课重点,创新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三维数字模型动态呈现多立克、爱奥尼克、科林斯柱式的结构差异与比例关系,同时嵌入建筑遗址实拍视频、经典建筑复原动画,丰富课堂场景的同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柱式演变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特征,为全院教师提供了“技术赋能+内容深耕”的优质教学范本。
图2 喻思雅老师展示建筑数字模型
10月16日,城乡规划专业唐璇老师接续开展“城乡规划原理”磨课,围绕城镇开发边界这一核心知识点,以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园开发为本土化实践案例,结合区域规划图纸、开发时序进度表,详细解析开发边界划定的原则、方法及与城市发展的协同关系,用贴近生活的案例让理论知识落地。
图3 唐璇老师讲述长沙城的发展演变历史
11月4日,风景园林专业李欣尧老师在建规楼202教室完成“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磨课,以景观序列设计为核心内容,依托拙政园古典园林典范展开深度分析,通过园林平面图拆解、实景图动线标注,详解入口引导、主景突出、配景呼应、收景升华的序列设计手法,让学生清晰把握古典园林中景观序列与空间体验的关联,生动呈现了风景园林学科的教学特色。
图4 李欣尧老师详解拙政园景观序列设计
活动全程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学院党委书记彭建国、院长助理汤慧及各教研室主任全程参与每一场磨课与示范课,不仅认真听课记录,更在课后评议环节与青年教师深入交流,从教学目标精准定位、教学内容优化整合、教学方法创新应用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四位青年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精心的课前准备,展现出良好的教学素养,授课语言规范流畅、逻辑层次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互动设计贴合学生认知规律,赢得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充分肯定。参与教师纷纷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围绕教材处理、案例选取、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节奏把控等方面各抒己见,提出了“增加本土实践案例”“强化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优化知识点衔接过渡”等诸多切实可行的宝贵建议,形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教研氛围。

图5 与授课老师进行课后评课讨论
此次磨课活动月的圆满落幕,不仅有效锤炼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助力其在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技巧提升、教学自信增强等方面实现显著进步,更搭建了跨专业、多层次的教学交流平台,打破了专业壁垒与教学孤岛,让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得以传承,青年教师的创新思路得以展现,实现了“以磨促教、以评促改、教学相长”的活动目标。下一步,建规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青年教师教学培养长效机制:一方面持续开展常态化教学观摩、专题研讨等活动,推动磨课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发挥教研室主任、教学骨干的“传帮带”作用,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持续性、个性化指导,同时鼓励青年教师大胆探索教学创新,将学科前沿动态与行业实践融入课堂,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建筑规划类人才注入持久动力。
(一审:曾磬 二审:曾强 三审: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