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扶贫办、省教育厅共同制定的《关于组织高校大学生暑期开展“情牵脱贫攻坚”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的要求,在学校统一部署下,7月16日下午我院九名师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赴安化县东坪镇大湖村、百选村、羊公村等九个贫困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扶贫调研活动。
7月17日,在安化县国土局会议室召开了“情牵脱贫攻坚”高校大学生赴安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暨开班培训仪式,安化县县长肖义、学校副校长谭献良出席活动。本次会议主要讲解了相关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明确了工作任务:一是摸清贫困户情况,帮助完善村级扶贫档案;二是帮助贫困村做好《挂图作战计划》;三是发放调研问卷,征求群众对于扶贫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培训会后,三个小组迅速赶赴对应的乡镇开展工作,受到了当地村委干部和扶贫工作干部的热烈欢迎。贫困村大都自然风景秀丽,但是在村民看来这里是穷山恶水: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民文化水平低、难以走出山沟沟。小组成员在当地扶贫工作队干部的带领下,顶着酷暑炎热,翻山越岭,爬山涉水,经常要走三、四里山路才能来到位于山坳坳的贫困户家中。
通过深入调查走访,队员们了解到因学、因灾、因技术致贫的问题还比较好解决,有些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依据国家帮扶政策,积极创新工作路径,引导贫困户快速脱贫。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确实难以在几年之内完成脱贫,甚至是只能列入兜底贫困户范畴,如某村贫困户一家四口中,夫妻均为二级残疾,儿子为一级残疾(遗传精神疾病),女儿为在读学生,此类贫困户需要当地政府长期帮扶,不作脱贫处理。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多亏了政府的帮扶,这日子总会一天比一天好的。”在入户走访中,绝大部分贫困户对于扶贫工作比较认可,对当地村委及扶贫工作队的干部个人也比较认可。大部分贫困村民自身也非常勤劳,受到一定帮扶之后能通过自身努力较快脱离困境。
师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做好帮扶工作。在村委,师生与村干部、当地村民一起座谈,聊天,了解情况,并做好记录,用来完善和补充扶贫材料;运用娴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协助完成了脱贫攻坚挂图作战计划和脱贫攻坚规划方案;用耐心、细心和热心帮助村委完善贫困户档案和资料。
此次活动,让我院师生深入体验到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了解了贫困村民的诉求,为贫困地区早日脱贫提供参考数据和意见建议。对师生们而言是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汲取了奋发向上的力量,更是与村民们结下了化不开的情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