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通知

湖南城市学院城乡规划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研究方向及导师信息

1.研究方向

方向一城乡规划与设计

简介:主要关注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建筑设计,包括城市的交通、绿化、公共设施等方面。在研究生阶段,将会学习到更加深入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并且会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方向二城乡系统与规划技术

简介:主要关注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各类城乡物理环境科学、基础设施与工程技术、数理模型、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在研究生阶段,将会学习到包括城乡建成环境的控制和优化技术、城乡建成环境的生态保护和低碳节能技术,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方向三空间治理与规划政策

简介:主要关注城乡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包括规划审批、规划实施、规划评估等方面。在研究生阶段,将会学习到城乡规划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且会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来了解城乡规划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https://jzgh.hncu.edu.cn/info/1442/12425.htm(完整导师信息)

2.部分导师简介

方向一:城乡规划与设计方向导师信息

汤放华

汤放华,男,汉族,湖南益阳人,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湖南城市学院原党委书记。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小城镇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湖南省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城市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十佳城市规划设计师。

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教学成果省级1等奖4次、省级二等奖2次、省级三等奖2次;获建设部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湖南省建委(建设厅)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2次、二等奖(一等奖空缺)1次、三等奖2次;获建设部一类优秀课程1次;主持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1门、主持省级重点课程1门;获市级社科成果一等奖1次、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建设厅和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次;参与完成和在研省级科研(教研)课题10项,主持2项国家级教研课题子课题2项;主要参与的教育部立项的城规专业教学改革通过教育部验收,城市规划专业被授予“全国高工专示范专业”称号。获湖南省普通高校首届名师奖、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湖南1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宁启蒙

宁启蒙,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兼任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及以上论文7篇),主持和参与科研教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和省自科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省级教改课题2项,主持教育厅重点项目和优秀青年项目各1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主持和参与城乡规划设计项目50余项。指导省级学科竞赛获一等奖5项,参与项目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设计奖励5项。

易纯

易纯,男,汉族,湖南安乡人,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兼任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详细规划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城乡规划学会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中国建设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湖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次,湖南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益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校级教学成果1等奖3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获中国建设教育优秀教研论文二等奖1次,校级教改论文一等奖2次。主持省市级教学科研课题6项,参与国家、省市课题10多项。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公开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或参与横向科研40多项。

方向二:城乡系统与规划技术导师信息

曾志伟

曾志伟,男,汉族,湖南桃江人,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湖南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湖南省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城乡规划原理》负责人。历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长,现任湖南城市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城市规划信息技术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湖南省普通本科高校土建水利与交通海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城乡规划学会常务理事、首届城乡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城乡规划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城乡生态与城乡规划、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主持和参与纵向科研项目、教改教研项目、质量工程项目、城乡规划设计项目120多项,参与项目获得省部级教学科研设计奖励7项,市厅级教学科研设计奖励20余项,发表论文40多篇。

 

谭淑端

谭淑端,女,汉族,湖南衡东人,1979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城市规划理论等领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厅和湖南省教育厅等科学研究项目6项,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省级教改项目1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湖南省科技厅科学研究项目等多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熊惠华

熊惠华,男,汉族,江西樟树人,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现为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师。兼任湖南城市学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长沙理工大学硕导、湖南省建筑师学会理事,湖南地域建筑与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会成员、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家库评审专家。

主持和主要参加各项工程项目200余项,建成设计作品获湖南省优秀工程设计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其中2项被收录于《中国建筑设计作品年鉴.第十四卷》。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多项(其中主持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收录 4篇)。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获批国家级2项;指导学生参加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并多次获一、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后被“学习强国”、《开封日报》、《益阳日报》等报道。

方向三:空间治理与规划政策导师信息

何振

何振,男,汉族,湖南祁阳人,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湖南省智库领军人才,湖南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等获得者。

主要从事公共管理、信息管理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6项、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11项、省软科学重点项目1项等,出版著作15部,发表论文140余篇,第一作者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智库成果被中央办公厅《观点摘编》采用并呈中央领导阅,多项报告获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

袁志成

袁志成,男,汉族,湖南隆回人,1977年出生,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文学评论》外审评议专家,入选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兼任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古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任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副书记。

主要从事晚清民国文人结社研究、晚清民国地域词学研究、湖湘文化文学以及现代大学与旧体文学转型发展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学术精品项目(重大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项目5项。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文学评论》《光明日报·理论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系列论文“晚清民国文人结社专题研究”获湖南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论文“文人结社与晚清民国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获中国近代文学学会首届“季镇淮钱仲联任访秋学术奖”一等奖,“双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获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吕贤军

吕贤军,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南城市学院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部长、党校常务副校长。兼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城乡规划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建筑师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改革开放四十年湖南省城乡规划行业发展“十佳规划师”、益阳市第六届人大代表等。

主持和主要参加各项工程项目100余项,主持和主要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设计奖30余项。

3.导师信息专栏

 

二、初试科目与安排

1.专业名称与研究方向

招生专业代码:083300

招生专业名称:城乡规划学

方向一城乡规划与设计

方向二城乡系统与规划技术

方向三空间治理与规划政策

 

2.初试科目不区分方向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781城乡规划基础

4:912城乡规划设计小时快题)

参考书籍

[1]吴志强.国土空间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

[2]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4]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

[5]戴慎志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6]最新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规范.

 

三、学院特色与教学条件

建筑规划楼外景

建筑规划楼二楼展览大厅

 

实验室

教学场地

学院现拥有2万1千多平方米独立院馆,每个班级拥有独立的专业设计教室;研究生拥有独立教室以及自习工作室,建有模型制作、软件实训、数字城市与虚拟现实等实验室,有面积达800平方米的规划建筑图书分馆,占总建筑面积的1/3的公共空间布置了作品展示长廊、评图空间及交流空间;依托拥有规划、建筑、园林等6个甲级设计资质的学校设计院,创立10个设计实训室。专业办学条件省内一流。

研究生工作室

 

 研究生专业教室

科研条件:应用创新成果多、质量高,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20余项,获国家、省级行业奖80余项,是省内高校规划设计领域获奖等级最高、奖项最多的单位。完成产学研合作横向课题1000多项,覆盖全省122个县(市、区)。

导师实训室

 

住宿条件:研究生宿舍均为两人一间,空间布局合理,居住条件优越。采用上床下桌的设计,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为学生创造了独立的学习与休息区域。每间宿舍均配备有独立卫浴设施,充分保障了学生的个人隐私与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居住品质,每个寝室均贴心装备了空调、配备了全自动洗衣机及直供热水系统,进一步简化了日常生活流程,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温馨、便捷、高效的居住空间。 更为便利的是,这些宿舍紧邻学校食堂与操场,无论是用餐还是锻炼都极为方便,加之周边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充分满足了研究生们多元化的生活需求,让学习与生活的每一刻都充满活力与温馨。

 

研究生宿舍

四、学费与奖助学金

1.学费与学制

全日制学费:8000元/年

学制:三年

2.奖助学金

新生奖学金: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奖励标准为 3000 元。第一志愿录取至我校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备新生奖学金评选资格。

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为一等10000元(20%),二等6000元(30%),三等3000元(50%)。

国家奖学金:遵照评定标准,按照自主申报、学院初审、学校评审与公示的流程确定。

国家学金:

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以及湖南省财政厅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执行。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学制年限内的非定向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完成各学习阶段规定学业,均可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月 600 元,全年按10个月计。依据湖南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资助标准。 

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我院研究生专业!